» 您尚未登录:请 登录 | 注册 | 标签 | 帮助 | 小黑屋 |


发新话题
打印

博大精深的汉语却无那般的精准

从语言上说,精炼有其长处,但也不是没有缺陷
比如后人读<论语>有很多章节解释得五花八门,一定程度上就是叙述太简,语义不清的原因
当然拿先秦文献作例也不妥,毕竟语法和后世古文也差异太大


TOP

英语的主流地位确实不是因为它精确
一则是历史原因,二则是好学适合作共通语



TOP

R版说得是
个人认为,说到底语言是否精确,音调是否优美,语系是否兼容都不是一种语言成为主流的必然原因
关键还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主体民族文化是否强势
中国强大时,朝鲜,日本,越南至少在书面语上都通行汉文
等到不行了,越南改法文拼音,朝鲜李朝创韩文,日本进行国字改良运动
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-5-22 11:53 发表


五四反传统最凶的时候,要废汉字的人很多,比如傅斯年,“全盘西化”
最后还是胡适的自由主义占上风,《中国白话文学史》,主张“我手写我口”,尽管“不用典”之类的标准他自己也做不到,但总算汉语没有从 ...
现在人重新看五四往往都认识到其激进极端的一面,"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"确实是其中颇荒谬的一种思潮
不过有些问题也该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看,西化派要反国粹派,国粹派的很多观点也不可取,只不过矫枉过正,反得也太过
而且拿人们习惯用了几千年的汉字开刀其实也是没反到点子上

PS:R版您说的那些新词有很多是日语的反输词,不过还是反映出了汉语的万能表意作用

[ 本帖最后由 erduoyan 于 2007-5-22 12:10 编辑 ]

TOP

并不是说日语多差,汉语多牛,而且日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

不过硬要从"表达感情是否到位"来判别两种语言的高下,个人认为不妥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BURNFOX 于 2007-5-22 12:34 发表



依我看,这些国家改革汉字,正是因为汉字太难了。看看现在的韩语、日语和越南语,韩语是拼音文字,虽然在计算机中跟汉字一样是双字节表示,但是只要一看结构就能很容易的打出来,日语假名,比划即使跟简体 ...
汉字难,这一点肯定是正确的,特别是对于习惯使用拼音文字的人
不过要说这些国家的语言改造完全是因为汉字难就并不合适了
日本国字改良运动在甲午战争时期达到一个高潮,很多人提出彻底废除汉字,但最后仍然没有得到实行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消灭汉字其断句和部分文意表达反而发生困难
当然现在日本这种思潮也没消失就是了

[ 本帖最后由 erduoyan 于 2007-5-22 12:45 编辑 ]

TOP

日本是有汉诗存在的

不过R版说日文没诗词只有俳句,也没什么问题

用诗歌来比不太合适,例如让汉语翻译古英语诗歌也很难完全表达

TOP

夏木漱石到了英国一趟,对西洋文学彻底失望,所以要发扬日本人自己的文学,结果成了重镇
这也说明好的文学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化的母体环境
至于纯文学到当代集体SBL也是世界性的问题,也不单是日本

TOP

钱锺书是天才,这基本没有问题,光看<管锥篇>就能知道这人确实了不得,讲莎士比亚英国人都干不过他
但是确如R版所说,他的积累如此深厚,但总体上和真正具创造性的东西不成正比
但这也不单是其个人问题,时代也造成了他不能创造出更多价值的"尴尬"

[ 本帖最后由 erduoyan 于 2007-5-22 13:24 编辑 ]

TOP

发新话题
     
官方公众号及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