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黑屋
原帖由 carnon 于 2009-6-5 11:14 发表 这不扯淡么?endwar这类简单语音识别现在很多游戏引擎都能做,为啥要另花钱用natal?如何向用户证明natal是有价值的值得掏钱的,natal的发展方向在哪里,你是TG专家你来给个方案吧
* Natal的技术,包括wiimote的技术,都有人做事后诸葛亮,说是老技术,不过总得有商业机构或者军事机构来将这些技术请出研究院,怎么整合、怎么应用才是关键 * Natal的精彩之处,至少一半在于其“网络社交”层面的应用,影象识别只是Natal大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,而Natal的其他部分也赋予影象识别技术更大的活力和发展空间,仅仅靠游戏应用来推广和普及——以当今所谓CU玩家狭隘的包容能力和游戏制作厂商的胆量来看,是不太现实的
查看详细资料
TOP
原帖由 carnon 于 2009-6-5 11:34 发表 专家都这样,整天画饼,却总是回避正面问题。。 不说了玩够了,吃饭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6:14 发表 谁让MS是用识别人体这么火星技术来识别的呢? 体感有很多方式实现,MS挑了一个最SB的最难的方法实现, PS3 WII 要实现身体其他部位 只要把遥控器放到或绑到任何部位就可以识别, 最差点 身体绑上10个 ...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6:45 发表 而这种方案理论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方案,因为人体作为不规则图形要采样有无数个点, 理论上只能接近, 就例如现在CG技术人面部都无法做到看起来和真人一样. MS用了一种最难的技术来实现体感 例如这个视频 http: ...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6:47 发表 不管算法多么高超 原理都是一样的 建议先看看这篇基础文章 http://hi.baidu.com/superql/blog ... 538af38c0cad4622557
找到这个视频了,3dv被收购前网上最出名的一个 http://www.sneakme.net/browse.ph ... NdkFGekE%3D&b=5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7:29 发表 这个系统的缺陷就在 当一个物体 相对于z轴 不动, 而对于在x y 轴做自身中心旋转运动时, 从z轴看就是 形状和和位移都没有变化, 那么系统就是认为是静止的, 这种物体就是圆柱体或近似圆柱体的东西,例如胳膊,等等. ...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7:32 发表 我认为打不着球恰恰是精度高的最好表现, 在真实的网球场上能打上3个回合以上都比较厉害了, 往往发球都接不着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7:34 发表 wii remote 很容就能做到啊, 因为wii remote 不需要监测形状.
原帖由 sleepboy 于 2009-6-6 17:45 发表 首先,为什么需要识别出这样的旋转?有任何意义呃?论不能实现的,PS3的和Wii的不能实现的更多,假如一个游戏需要转身,靠光学定位的一被遮挡就丢信号了。识别旋转只是要看采样采到多精确了,游戏应用,像微软那样 ...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8:17 发表 你可能没看我1楼所讲的, ps3 与wii 不同就在于 ps3的系统是结合 wii和ms的 不仅有手柄自身的监测旋转和加速度,也有和ms一样的摄像头监测空间的定位. 因为空间的定位必须有一个参照系,就是必须有一个外物作 ...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8:20 发表 这样的动作太多了, 例如你用铅笔刀 消铅笔, 在拳击出拳时的各种形状等等. 太多了. ms这套系统就是有缺陷的系统, 而ps3的目前看来是没有任何缺陷的, wii plus 看来也没有缺陷毕竟没有太多深入了解.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8:20 发表 而ps3的目前看来是没有任何缺陷的
原帖由 jinwyp 于 2009-6-6 19:26 发表 你不知道wii 使用蓝牙通讯的吗? 我真的对ign 和 什么其他编辑 老那黑暗情况跟踪说是,感觉很SB 无线通讯方式很多为什么老以为光线会有影响.
原帖由 carnon 于 2009-6-6 19:38 发表 专家们都不考虑成本的么? ET参数480p每秒60fps,配合个球经济实惠又流畅,任地狱按摩棒也是很实惠,相反微软这套东东成本还是云里雾里。3个摄像头?内置芯片?没150美刀以上玩不来